12月11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国家通用手语百句(试行)》新书发布会在金陵图书馆举行,江苏省残联教育就业处处长韩毅、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盲文手语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陈蓓琴、金陵图书馆馆长焦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陈祝峰,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师生代表出席发布仪式,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吴兴主持新书发布会。
韩毅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省残联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选取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日常用语和专门用语,委托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以《国家通用手语辞典》为基准进行整理编译,研制了这本《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国家通用手语百句(试行)》,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窗口工作人员学习使用国家通用手语提供教材,努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信息交流无障碍,帮助听力、言语残疾人平等、自主、无障碍地参与和融入社会,共享美好文化生活。江苏省残联在“十四五”期间决定研制《公共服务领域国家通用手语系列推广手册》,是贯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主动服务残疾人的具体实践,是全面落实《第二期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一个重要行动,不仅能促进无障碍环境特别是信息无障碍和无障碍服务的建设和完善,使残疾人更多参与和融入社会,共享美好生活,而且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关心、热爱、尊重和平等对待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蓓琴在讲话中指出,手语是聋人参与社会生活、沟通交往的主要工具,是聋人相互之间、以及与外界沟通交往的视觉语言,是国家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聋人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中参加相关活动时,因沟通障碍存在诸多不便,如何将国家通用手语融入公共文化语言服务中,使公共场馆等窗口行业人员学会一些行业通用手语,增进与聋人的交流沟通,这是人民群众(包括听力残疾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是新时代赋予我们高校研究人员的新任务、新担当。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第二期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21-2025年)》《“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背景下,在江苏省残联的支持下,我校研制团队根据各文化服务行业的工作特点与实际需要,精心筹划国家通用手语的服务范畴与内容,通过场馆“日常用语”“图书馆专用语”“文化馆专用语”“博物馆专用语”及“美术馆专用语”等5大板块,共计选择了102句常用手语,编辑成册,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国家通用手语百句(试行)》。该系列图书的研制出版,充分展现了残联、高校做好残疾人事业和专业服务的协同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服务残疾人事业的责任感与自觉性,体现了手语服务的规范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焦翔代表金陵图书馆向出席新书发布的参会人员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为我们推广国家通用手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国家通用手语百句(试行)》的出版,正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规划和国家手语、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这本书的编纂出版,不仅填补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手语应用的空白,更为我们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务质量、促进聋人朋友融入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持。金陵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一直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便捷、无障碍的文化服务。手语作为听力残疾人的主要交流工具,对于增进聋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至关重要。因此,本书的出版对我们图书馆乃至整个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聋人朋友是社会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同样享有平等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权利。公共图书馆有责任也有能力为聋人朋友融入社会提供支持。我们将以本书的发布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聋人朋友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不断完善我们的服务内容和方式。作为公共图书馆,我们深知在推广和使用国家通用手语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我们将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学习书中的手语规范,提升他们的无障碍服务能力,确保每一位来到图书馆的聋人朋友都能得到贴心、周到的服务。同时,我们也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促进图书馆与其他公共文化场馆之间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
李梦江作为聋人读者代表发言,表示非常荣幸作为聋人读者分享自己的感受。《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国家通用手语百句(试行)》的手语表达,和聋人朋友日常交流所使用的手语表达高度一致,准确、清晰、易懂,实用性很高。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美术馆等这些文化场所,基本都是展陈性的,非常贴合聋人朋友通过视觉来交流和学习的特点,随着国家的发展,残疾人朋友也和全社会一起实现了小康生活,他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博物馆,美术馆这些文化场所,都是聋人朋友想去和愿意去的,沟通交流的不便,是阻碍他们去这些场所的一个主要因素,这本书的出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吸引更多的聋人朋友走进这些场馆,这本书的发布,给聋人朋友增强了信心,期待我们江苏省、南京市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越来越好,我们聋人朋友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韩毅、陈祝峰和丛书主编史玉凤、陈蓓琴共同为新书发布揭幕。
新书发布后,江苏省残联教育就业处向金陵图书馆和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图书馆捐赠《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国家通用手语百句(试行)》。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强烈,享有更丰富、高品位文化生活的期盼也日益高涨,如何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推广国家通用手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窗口行业工作人员无障碍服务能力,为听力、言语残疾人提供便利,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平等、自主、无障碍地参与社会生活,是包括听力残疾、言语残疾人在内的所有残疾人的基本权利。江苏大约有150万听力和言语残疾人,而社会上懂手语、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手语的人很少,这成为他们平等融入社会的突出障碍,特别是随着我们国家全面实现小康,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更主要的需求,交往和交流的范围扩大,出行和旅游越来越频繁,在公共交通、旅游参观、看病就医等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都遇到很多的障碍和不便。研制公共服务行业常用手语,提高公共服务行业无障碍服务能力,为听力、言语残疾人提供合理便利,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工作。
公共领域国家通用手语丛书由江苏省残联支持,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盲文手语推广服务中心研制,包括《公共交通领域国家通用手语百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国家通用手语百句》,第三册《公共政务服务领域国家通用手语百句》也于近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能将包括手语服务在内的无障碍服务推广到更多的公共服务窗口行业,便利残疾人生活;更能让全社会共同学习、应用,推动残健融合,打造平等、共享、文明、和谐的社会大环境,进一步建立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以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共享现代化美好生活。(文/陈兵 图/宣传部供稿 编辑/陈兵 审核/陈蓓琴)